好秧一半稻!控水温、防稻瘟、适时起秧,春耕种植看这里
“好秧一半禾,苗壮一半收”。起秧当前正是春耕春耕春种的好时节,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科学育秧水平,强化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科技支撑,助力打好今年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近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通知,计划在全省开展春季“好秧一半稻”水稻育秧专题技术指导行动。
通知鼓励各地农技推广部门做好科学引导、强化培训推广、深入技术指导、开展试验示范、创办育秧比武等,积极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全力抓好水稻生产苗期指导服务,为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通知还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协同推进、强化宣传推广、强化信息报送等工作要求。各地农技人员可通过轻骑兵“农友圈”平台实时报送行动信息,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在微信公众号、粤农技开设专栏,j9定期通报各地行动情况,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同时,通知要求各地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确定一名行动联络员,确保行动上下畅通。
01
水稻育秧技术措施
一、育秧流程
包括种子处理、流水线播种、叠盘暗出苗、苗床摆盘、秧田管理、起秧插秧。
(一)种子处理
2. 消毒。使用2500倍液咪酰胺杀菌剂结合浸种杀菌6-8小时。
3. 浸种(确保稻种充分吸饱水分)。浸种前用清水反复清洗2-3遍,去除消毒药剂,然后泡水浸种。早稻浸种时间24-36小时,中晚稻18-24小时。
4. 催芽(破胸露白为宜)。催芽温度28-30℃,芽长约1mm,芽过长播种时容易损坏胚芽,也容易结团,影响播种均匀度。
5. 种子晾干。播种前将稻种摊开晾干水分至内湿外干、不黏手为宜,避免种子成团,播种不均匀。
(二)流水线播种
1. 基质厚度。底土按秧盘深度的2/3厚度,约1.8厘米,盖土一般约0.2cm,不露种即可。底土薄了,基质为根系留存的空间、养分不够,秧苗根系极易通过秧盘透气孔下穿到秧床,容易出现高矮苗。盖土厚了,容易导致出芽慢、顶土等现象。
2. 稻种播种量。每亩稻种总用量÷每亩机插盘数=每盘稻种用量。以干谷重量计算,杂交稻3.5-4斤/亩,常规稻4-5斤/亩。
3. 洒水。播种盖土后,控制好水阀,洒足清水,以淋透、不积水、不溢出为宜,保证催芽所需水分并压实盘土与种子接触。
4. 流水线调试方法。底土、盖土厚度调试,关闭稻种播种开关,打开底土、盖土开关,空盘过机,观察底土、盖土厚度,底土按秧盘深度的2/3厚度,盖土以不漏种子为宜。稻种播种量调试,关闭底土、盖土开关,打开稻种播种开关,空盘过机,连续播10盘,计算平均重量,根据需求调整即可。
(三)叠盘暗出苗
将播好种的秧盘,层层叠放整齐,集中催芽。叠放高度20-30盘,叠码整齐,每垛之间不留缝隙。低温期育秧在堆码的秧盘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高温期育秧在堆码的秧盘上覆盖黑色纤维袋或遮阳网保湿。叠盘催芽时间随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一般早稻约72小时,晚稻约48小时,具体以中间层秧盘齐苗长至约1.5-2mm为宜。
(四)苗床摆盘
移出叠盘暗出苗后的秧盘平铺至秧床上,移盘轻拿轻放,避免破坏盘土结构,且留足通道,方便秧期管理。
(五)秧田管理
1.保温出苗。育秧期保持28-35℃,确保出苗高质量生长。
3. 通风换气。白天气温高于30℃时应打开棚膜通风降温,排湿换气。
5. 秧苗调控。水、肥、药、温结合。
(六)适时起秧插秧
秧龄2.5叶时,检查根系发育情况,如果根系发育不理想,应开始逐步控水,适当减少浇水量及次数,进行炼苗。保持秧盘内的基质呈“见干见湿”状态,促进秧苗根系发育。
(一)秧床准备
(二)水分管理
1. 摊盘。铺盘后,立即洒水,以透水不积水为宜。
3. 炼苗期。适当控水,不萎焉可不浇水,保持早上叶尖有吐水。
(三)温度管理
1. 稻种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28-35℃。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4℃,温度高于16℃时均能正常出苗及生长,棚内温度高于35℃,应揭膜通风降温。
3. 大棚保温。开棚门,侧膜通风,注意先开侧膜,待室外气温回升后再开棚门,不然棚门两头秧苗易受冷风伤害发黄。
(四)光照管理
2. 多层立体育秧,光照不足时,需要打开采光设施或进行补光。中晚稻育秧时,强日照时,需适度遮光。
(五)肥、药管理
2. 农药管理。浸种用咪酰胺2500倍液浸种。浇底水用敌克松1500倍液。摆盘后1-2天用甲霜噁霉灵1000倍液喷洒。
三、苗期常见问题
(一)绵腐病
2. 防治。播种时,底水用1500倍敌克松药液;采用叠码催芽,快速出芽;出现绵腐病,先用清水冲洗霉菌,然后喷洒福美双1000倍液或敌克松1000倍液或甲霜噁霉灵1500倍液防治。
(二)立枯病
2. 防治。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选择PH4.5-5.5的育秧基质;出苗后控水促根;低温来临做好保温,喷施防冻剂+碧护+叶面肥;小棚育秧保温难,剧烈降温时加水护苗;雨后天晴及早开棚降温,补充水分。
(三)恶苗病
2. 防治。选用包衣稻种,常规稻种用2000-2500倍液咪鲜胺浸种。
(四)稻瘟病
1.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秧苗成片枯死。
(五)烂种烂芽
1. 烂种(不发芽就腐烂):稻种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长时间低温种子无法萌芽;浸种时没有及时翻堆,高温缺氧,烧坏种子。播种后水分不足,出芽率低甚至不出芽。堆码催芽,播种时底水不透,缺水不出芽。
2. 烂芽(发芽后无法返青腐烂):播种长时间深水浸泡,低温/高温缺氧;基质养分高,盐分高。
(六)低温冻害
1. 水稻幼苗最低耐受温度10℃,低于10℃稻苗会产生冻害。出苗期遇低温叶片发白发黄,1-3叶期遇低温造成烂秧死苗。连续3天10-12℃叶片萎焉,损失30-49%,连续3天8-10℃,叶片干枯,损失50-69%,连续3天低于8℃,损失大于70%。
(七)秧苗顶土
2. 解决方案。叠盘催芽,待秧苗全部破土后摆盘。发生顶土现象的待基质干燥后用扫把、木棍轻扫处理也可清水淋洗。
(八)鼠、鸟害
2. 解决方案。堆叠暗出苗、秧田期采用覆盖遮阳网、封闭育秧设施或安装驱鸟设备,撒施驱鸟剂及老鼠药等。
【撰文】悦集宣
【来源】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明天,为“绿茶”与“她”正名|写在三八国内主妇节
- ·党的二十大代表丘汉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创新
- ·让“梅州制造”在线上“卖全球”!我市85家企业云端参展132届广交会
- ·让“梅州制造”在线上“卖全球”!我市85家企业云端参展132届广交会
- ·年均超亿亩!全球增绿最快最多 我国“绿色家底”不断增厚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9月空气质量“梅指数”发布!平远第一!
- ·优秀!梅州日报社王磊获全国城市报业系统“融媒创新标兵”荣誉称号
- ·刷新进度条!梅县区西部旅游快线项目建设高效率快节奏推进
- ·党建+春耕,新丰县农业村落子局举行贺喜三八节行动
- ·非凡十年看梅州丨兴宁市径南镇“茶果飘香·醉美径南”乡村振兴示范带掠影:擘画乡村锦绣图 走向幸福奔康路
- ·进村入户“送法宝” 守护村民幸福感!来看梅州市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纪实
- ·好消息!郑州=梅州=湛江计划将于11月1日通航
- ·清远十家农业企业取患上“农业突出贡献企业”声誉
-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国高网段定测详勘外业验收及土建部分施工图设计技术研讨会召开
- ·优化公交路线,方便市民出行!行风追踪:市交通运输局快速回应市民关切
- ·非凡十年看梅州丨广东通美食品有限公司:深耕蜜柚精深加工 以匠心致敬初心
- ·来佛山养鱼吗?佛山多宗鱼塘流拍,塘租也降了
- ·今晚24时,油价上调!梅州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
- ·“梅州—蕉岭—平远”天然气管网项目今日开工!预计明年下半年建成
- ·帮扶力量在行动!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帮扶组团单位捐赠防疫物资
- ·广东2项拟落选!学习运用“万万工程”履历典型案例拟推介名单公示
-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国高网段定测详勘外业验收及土建部分施工图设计技术研讨会召开
- ·气温偏低?降水偏少?这个秋冬,梅州的天气预计是这样的...
- ·全市防御台风“纳沙”、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判和集中开展醇基燃料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 ·国家税务总局去年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 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
- ·让“梅州制造”在线上“卖全球”!我市85家企业云端参展132届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