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65家强村公司!农业由大向强,茂名高州县镇村迸发新气象
产业转移标准厂房开园即满租,成立村产业“上下游”住进厂房“上下楼”;乡村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家强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蔚然成风……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司农AG超玩会入口茂名高州县镇村迸发新气象。业由
今年,强茂高州入选建设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试验区、名高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州县镇村新型城镇化试点。围绕补齐工业短板、新气象农业由大到强、成立村城乡融合发展等必答题,家强高州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司农持续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迈向纵深。业由
乡村强运营▶▷
成立65家强村公司
尽管荔枝季已过,强茂高州根子镇柏桥村农创园广场每天还是名高会迎来几拨游客。到了夜晚,州县镇村农创园又变身柏桥夜市,惠民晚会在柏桥大舞台接力举办。AG超玩会入口
年初开张的老张家民宿,如今常常爆满。“因荔而富的柏桥村正在从‘夏季旺’变成‘四季旺’。”老张家民宿主理人张炳芬感慨。
柏桥一带荔枝种植历史传承久远、文化底蕴深厚。为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当地联动周边1.5万多亩土地打造柏桥荔博园。
去年12月,柏桥村成立了高州市第一家强村公司,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实现村集体产业公司化运营。柏桥村党总支书记、柏桥强村公司董事长何清介绍,强村公司的股权构成为村集体100%占股,经营研学游、职工疗休养、民宿餐饮等10多种业务,营收已达90万元。
高州是广东农业大县,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名列广东各县(市)第一,拥有“全国水果第一县”之称。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高州持续在做强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和品牌推广等方面下功夫,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硬实力。
目前高州已成立65家强村公司,其中44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全部成立强村公司。运营思维,正不断为乡村注入流量。
刚刚过去的暑假,高州分界镇储良村委会杏花村火了一把。不仅广东首届农事运动会在这里启幕,开发成产品的“杏花研学”还吸引近千人进村体验。储良村党委书记莫潇说,“聚焦上班族、中老年朋友等群体,我们又在谋划更多研学产品。”
如今,越来越多有想法的年轻人返乡,为高州乡村注入青春活力,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奔赴。
改革增动力▶▷
土地整治释放发展空间
俯瞰高州传统农业大镇镇江镇,鉴江如同碧绿的飘带穿镇而过,养育了肥沃的土地。在水郁村一带,连片的农田横亘着小孤村,犹如稻海中一座“孤岛”。
“我们要走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道路,计划年底将小孤村整体搬迁,搬到大村场去。”水郁村党总支书记覃锦仿说,水郁村已经陆续整合了近1600亩土地发展丝苗米种植、600多亩土地发展糖蔗等产业。
水郁村的土地集约化,是高州市“万亩方”全域整治项目的一角。总投资约6.4亿元的“万亩方”项目,总规模面积约2.13万亩,率先在水郁村开展约1300亩园地、林地恢复耕地工作,后续还将扩大到多个村,打造一个约2万亩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
土地整治系统解决了村庄整治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出的问题。今年,高州成为全省首批获批的1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区县之一,着力增强土地要素对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山水依旧,“收纳”的是高凉大地绿水青山,腾挪的是产业合理布局。在高州蒲康电子轻工产业园区,经过土地综合整治开路,建起了一座座标准厂房,创下“8天盖好一层楼”的速度和“开园即满租”的效率。
“通过土地集约、增减挂钩、盘活闲置用地等土地管理手段和举措,腾挪出一批建设用地指标,打好项目落地、产业引入、园区提质的坚实基础。”高州市副市长、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朱艳红说,有了土地保障,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才能放开手脚、撸起袖子干。
工业补短板▶▷
紧抓产业转移新机遇
省去包装耗材和物流成本,新出品的LED模组推进电梯,下楼就可以送入另一家企业组装,成为形形色色的照明产品。产业“上下游”在厂房“上下楼”,这一幕发生在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高州蒲康电子轻工产业园标准厂房里。楼上的是国星光电,楼下的是佛山照明,都是佛山知名企业。
为加快把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变成潜力板,广东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佛山、茂名两市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落地合作园的项目同时享受省主平台、佛山市、茂名市的多重扶持政策叠加。
借力佛山联合招商,高州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高州还与佛山三水共建“反向飞地”园区,引进企业13家。佛茂协作开展以来,高州把省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规划面积扩大到1.27万亩,修编完善规划,重点培育现代农业与食品、电子电器、金属制造、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
2023年,高州国内生产总值764.2亿元,在全省各县中排名第二,高州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GDP超千亿。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说,工业是高州的最大短板,我们最想做的事就是补齐这块短板,所以我们提出了要以“更大力度决战工业”。
奋进战鼓催征急。去年,高州出台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十条硬措施”,激励各大工业园区加快完善各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刚刚过去的8月末,高州动员抓项目促投资150天大会战,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全力全面完成今年的项目和投资目标任务,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刘俊 刘栋铭 叶洁 邱茜
- ·《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发布 国家外汇管理局:保持基本平衡
- ·“希望我能工作到100岁,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何质彬院士有话对孩子们说→
- ·美食地图丨藏不住了!空中花园餐吧俘获芳心!款款鲜香味美!
- ·扩散!紧急寻人!如果你曾见过她,请速联系!
- ·国防部:日方最没有资格拿台湾说事
- ·“希望我能工作到100岁,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何质彬院士有话对孩子们说→
- ·赞!梅州马拉松获“广东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 ·从退役军人变身为创业家的他,致富不忘回馈社会...
- ·广东亮出林业“家底”:减速提质,为今世化财富系统添“绿”增彩
- ·马来西亚客属侨领丘思东逝世
- ·市水文局全力迎战入汛以来最强降水
- ·全部整改到位!梅州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 ·4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发布 广东南部部分地区森林火灾风险较高
- ·获奖名单出炉!梅州市第一届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总决赛圆满落幕
- ·世界电信日,梅州多项“暖心”举措关爱老人
- ·5.2亿元!5月20日福彩快乐8大派奖活动来啦→
- ·趁东风,植新绿!梅州市委台港澳办睁开“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行动
- ·梅州多位音乐人和集体获奖!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2021年度协会奖获奖名单公布~
- ·获奖名单出炉!梅州市第一届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总决赛圆满落幕
- ·“向阳而生,爱心助残”带货直播今晚7:30开启!戳进来,这厢有礼→
- ·清明节假期出行,公安部这份交通安全提示请查收→
- ·现场“支招”,与筝友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客家筝公益课开讲啦!
- ·“凉风”相伴 同心抗疫!热心企业向市公安局捐赠冷风机等物资为一线抗疫助力
- ·“凉风”相伴 同心抗疫!热心企业向市公安局捐赠冷风机等物资为一线抗疫助力
- ·65米35!阿卜杜艾尼打破尘封29年的男子铁饼全国纪录
- ·“舞蹈奇葩”!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杯花舞推“陈”出“新”,有意思~
-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 ·鲜果价格环比上涨8.5%!4月梅州CPI还有这些变化...
- ·降雨持续!梅州发布今年首个洪水蓝色预警
- ·赞!梅州马拉松获“广东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 ·教育部部署专项行动,进一步整治义务教育“暗箱操作”“掐尖招生”行为
- ·现场“支招”,与筝友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客家筝公益课开讲啦!
- ·省红十字会来梅开展“救心行动”筛查:34人获医疗救治和费用减免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股价以反弹为主,嘉元科技涨幅最大
- ·村落子添新绿 党员在行动!梅州市戒毒所机关第一党支部睁开“千村落增绿先锋行”主题党日行动
- ·开设全市首个铜箔专业班课程!市技师学院与嘉元科技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