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碧水!梅州创新“河长+”工作机制助力水环境持续改善
(红玫 摄)
梅江河畔的河长+白鹭每每到了9月,就成群结队地飞往梅江河里啄食鱼类。守护水梅(何志林 摄)
沿着梅江河行走,江碧j9波光粼粼的州创作机制助江面偶有白鹭飞过,两岸草木茂盛,新工市民在滨江公园或散步或歌唱,力水将眼前的环境两岸美景尽收眼底……这一美好景象,得益于我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持续开展,近年来,改善我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河长+建立健全“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守护水梅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江碧确保全市水安全、州创作机制助j9水生态、新工水环境持续向好。力水
创新工作机制 汇聚治河力量
自2018年以来,我市高位高标准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每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市年度工作任务。为凝聚河湖监管保护力量,我市还创新建立了“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河湖治理、违法案件查处、生态损害公益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共同守护梅州的河湖生态安全。
蕉岭县石窟河岸水清天蓝,一派好风光。(丘林强 摄)
“在‘河长+警长’方面,如果河长摸排发现有河砂盗采、侵占河道、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他们将联合公安机关研究解决对策,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而在‘河长+检察长’方面,如果河长在河湖管护和治理工作中发现有涉水公益诉讼案件的线索,他们会及时把线索移送检察机关,为开展诉讼监督、公益诉讼等工作提供协助。”市水务局河库科科长温友君介绍,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水域执法监管,就去年而言,我市共查处涉水等破坏生态环境案件25宗,逮捕18人。下一步,市水务部门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督促抓好全市河湖水面保洁,常态化开展“清四乱”行动,久久为功,守护好一江碧水。
镇级河长在榕江北河丰顺县北斗镇段巡河。
5日上午,梅江区金山街道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助力河长制”亲子巡河志愿活动,在韩江民间河长黄敏文的带领下,30组亲子家庭沿着梅江开展巡河,捡拾河岸垃圾。这是我市创新实施“志愿服务+河长制”机制的缩影,目前,除700余名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以外,我市还拥有注册护河志愿者2.38万余人,企业河长、专家河长、民间河长等活跃在治水一线,为母亲河保驾护航。
(通讯员供图)
推进“清漂”工作 助力河湖更洁净
今年,我市持续推进纳入河(湖)长制管护的844条总长7226公里河流、714 座水库及2个湖泊的水面“清漂”工作,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清晨7点多,几艘清漂船从梅城的梅江河码头出发,开始了为期一天的“清漂”作业。人们或许在沿江晨跑时见过他们的身影,却不知他们的身份是梅州大堤管理处的梅江河保洁队。据悉,该保洁队成立于1998年,主要负责清理梅州大桥至广州大桥的河面漂浮物,保洁区域长度约10公里。
清漂队员在梅江河打捞漂浮物。
“每天早上7点,管理人员先在岸上骑摩托巡查,了解漂浮物所在位置,然后再安排船只作业方向,由清漂队员乘船前往梅江河、程江河、周溪河等打捞漂浮物。”梅江河保洁队队长张正介绍,目前,梅江河保洁队共20名队员,无论酷暑还是寒冬,这群“清道夫”都会准时出现在河面上,日复一日地清理生活垃圾、竹子、水浮莲等。
梅江河保洁队使用的清漂船。(江婵 摄)
除了水面上的漂浮物,梅江河保洁队还到河滩清理杂草等。(受访者 供图)
从事“清漂”作业近20年,张正成为梅江河水质变化的见证者,他说:“以前,河面常见一袋袋的生活垃圾,近年来,在河(湖)长制推动下,老百姓对水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了很多,水质的改善是肉眼可见的。”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共投入约2400万元“清漂”专项资金,清理漂浮物累计7.8万吨,清理河道长度约1337公里,基本实现水面无成片漂浮物,有效减少了漂浮物对河流水质的污染,“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美丽梅州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
文/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图/除署名外均由林翔拍摄
编辑:杨乔颖
- ·科技特派员助力饶平东山镇春茶破费
- ·潮州市开展离退休干部“六好”党支部创建工作
- ·潮州市政协和敦煌市政协联袂举办文化文创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潮州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 ·我市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 ·一城一味,解锁舌尖上的广东侵蚀
- ·潮州新增两艘执法快艇
- ·2022年度广东新闻奖揭晓 本报1件作品获奖
- ·潮安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477户
- ·又脆又甜!中山神湾菠萝将于3月尾上市
- ·登塘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培训活动
- ·潮州海关: 巧用“枫桥”工作法置茶释法化纠纷
- ·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闭幕
- ·恒大汽车新消息!4月1日起停牌,去年业绩延迟刊发
-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全省巡回宣讲交流活动走进潮州
- ·“全球潮人献血周”(潮州分会场)活动启动
- ·第四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潮安分场)主题活动启动